七项蒙福 Seven Blessed Rules

"华夏复归神学神学纲要"
Essentials of Cathay Restoration Theology
今天,每当我们实行基督教新教传统上的两大圣礼之一:洗礼,让那些决心加入教会的慕道友通过洗礼的仪式正式在众人面前,更是在神面前表明:自己要成为新造的人,耶稣基督的门徒,神家里的孩子。对于那些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的弟兄姐妹,在家人亲戚朋友以及周围的环境中,也许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是排斥、抵触的压力,毕竟今天已经是崭新的21世纪了,我们国家的宗教信仰已经有很大的自由,人们对于信仰基督教,加入教会已经开始慢慢的理解、认同了。但如果时间退回到100多年、50多年、20多年,哪怕是10多年前,人们习惯称基督教为“洋教”,传教士为“洋和尚”,讽刺基督徒为“假洋鬼子”,甚至几十年前的中国还流行着一种敌对的看法:"the addition of a christian to the church means the loss of citizen to China"①增加一位基督徒就意味着失去一个中国人。直到2003年的今天,我们也不能保证:在许多中国人的心里已经没有了这种思想的遗留。
一、上帝更爱中国人
造成这种思想的形成、兴盛乃至于存留有历史、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但也有一个本质的因素不能忽视:在没有仔细考察、研究的 基础上先下结论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圣经,不是一遍二遍,而是许多遍之后,会发现圣经中所透露出的一个隐含的宝贵的信息:中国人的信仰根基在世界上的万国万民中是最好的,言外之意,我们中国人是最蒙上帝喜爱、恩待的一个民族。可是在圣经中,我们根本没有发现提到中国人,它着重强调的是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的历史,以色列人应该最有理由成为上帝最喜爱的民族,他们的信仰根基也应该是最好的,因为上帝只单单拣选了一个民族,而我们凭什么说中国人信仰根基最好、最蒙上帝的喜爱呢?
的确如此,众所周知,以色列人是举世公认的上帝耶和华唯一拣选的民族,整本圣经也的的确确没有中国人的影子,但如果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综合考虑,会发现:上帝拣选以色列人是有其外在因素决定的。
其一,以色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世界上还很难发现第二块地方可以取代。巴勒斯坦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错点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在这里产生一种文明,可以因着地理位置的优势很快的被传向世界各地。②
其二,巴勒斯坦地区虽然不是文明的发源地,却是受文明直接影响最深、最广、最彻底的地区。在世界文明古国中,有三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都分布在它的四周,它完全可以很好的品味、借鉴、吸收三大文明古国最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日后的基督教的发展、壮大,也正得益于三大文明古国所遗留下的良好文明根基。③
其三,在巴勒斯坦、小亚西亚一带,自古以来相继生存繁衍着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在这些民族中,上帝之所以看重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唯一的原因是因着他有独一无二的信心,称他为“信心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也许上帝在拣选亚伯拉罕之前,曾经以相同的话语临到许多民族首领的心里:“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创12:1-2),但这些人也许非常透彻的明白上帝临到的旨意,但因为亲眼见不到神,他们缺乏信心,不能仅凭着一句话就亲自去实践,而亚伯拉罕却做到了。亚伯拉罕的信心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各个民族中是最好的,唯一不完美的是亚伯拉罕的道德修养。
在创12章,我们清楚的看到:亚伯拉罕因惧怕饥荒就私自改变上帝所定的路线而下到埃及,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宁愿谎称自己的妻子为妹妹,并且把妻子送给了埃及法老。只要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可以不惜一切,这种道德修养实在太差了。在他之后的以色列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信神的信心是大大有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惟独在道德修养上却经常错误不断。
雅各以“一碗红豆汤”骗到了长子的名分;摩西因着后来的居功自傲而不相信上帝的话;扫罗王严重的嫉妒之心;大卫强占拔示巴并且阴谋害死了其丈夫乌利亚;所罗门王后来的贪恋女色,违背上帝的诫命,公开迎娶外邦女子;到了新约时代,撒都该人、法利塞人和文士都毫不怀疑的相信上帝,也都大有信心,但却因着嫉妒,把耶稣嫉妒送上了十字架;彼得和犹大也都有信心,因为他们亲眼目睹过耶稣所行的一切,也知道耶稣是上帝的独生的儿子,可到了关键时刻却依然不认甚至是出卖了耶稣;保罗原来对神也有信心,却积极的参与迫害基督徒的行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哪一个以色列人,都相信自己是耶和华上帝的选民,从自己、从民族的历史上,他们都完全相信这位耶和华上帝的大能大力,从不怀疑他的真实性,唯一遗憾的就是道德修养----行为上的丧失、不完全,明知是对的、是真实的,也知道应该当走的路,但就是行不出来。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独特的文明,这种文明使得古代的中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同于其他文明古国的是:古代中国文明的独特性表现在这个国家的人民恪守道德修养论,不仅从一开始,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道德修养理论体系”,并藉着“敬天”“从天子”的观念,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渐渐遵守并且得以实行传承下来。所以,世界只有四大文明古国,而在其中,也只有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④在汉代,外来宗教佛教进入中国之前,人们普遍的思想很单一又很纯洁:敬天。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更是相信自己的权利就是上天赋予并许可的,以“天子”自居。可以说,皇帝自称为“天子”是篡夺了上天的权利,以强权压制人们必须在精神、信仰上听命于皇帝,因为皇帝代表了上天。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我们民族最大的不足、不完美之处在于没有对神的信心,我们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甚至根本被“天子”蒙在鼓里,不知晓到底谁是真神,真神又在哪里?假如关羽对刘备的“义”,岳飞、宋江、文天祥等对朝廷的“忠”⑤不用在人身上,而是用在了信仰真神上,该是多么伟大呀!如果真是这样,中国有史以来会出现多少类似于圣经、教会史中的义人和殉教士。神没有给我们真正的信,却赐给我们以好的道德修养论,以色列人做不出来,我们中国人却能行出来。中国人自古以来形成的道德修养是对人行为上的最好教育和约束,是最完美的实践体系,只不过我们唯一缺乏的是:没有信心寻求、认识到真神,相信神而不是人。
远在中国的早期的统治者尧、舜、禹身上,就可以看到他们对道德修养是极为重视的。“慎厥身,修思永”(尚书)⑥是说谨慎自己的行为是长久之道,这是他们所持守的。到了西周时期,周成王认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道德修养是一个国王、一个朝代存在下去的关键之所在。商朝之所以灭亡,就在于上从商纣王下到当时的百姓缺乏、行不出来,甚至违背了道德修养才造成了灭国之大祸。所以,周朝的统治者认为“敬德保民”,只有有了自身的良好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民安定,国家长治久安。
在圣经的旧约中,耶和华上帝一次次严厉的惩罚以色列人,正是因为他们缺乏神所教导的良好道德修养,信神是信,但就是行不出来。耶稣是神的儿子,在神的儿子身上,我们看到了神要我们效法的榜样:耶稣不仅能说会道,更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无论身处的环境怎么样,他的道德修养,也就是在行为上是无可挑剔、毫无瑕疵的,是完美的。虽然他是神的儿子,但不是神儿子的彼得、保罗以及教会史上无数的圣徒们,既有信心又有行为,他们效法耶稣也都行出来了。他们相信、持守耶稣亲自教导的一句话:“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因着以色列人道德修养上的缺乏,他们经常的行不出来,作为亲自拣选他们为选民的上帝自然而然的要管教甚至是惩罚,这在圣经以及以色列人的历史上已经多次的表现出来,从圣殿多次被毁到多次被掳到外邦直至最后分散到世界各地达1千多年。
很明显,从神的选民身上,我们看到:只有信心没有行为不仅是不行的,而且很可能的结局就是“死”,这正是新约雅各书所反复教导的真理。同样,如果只有好的行为而没有信心,也就如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蒙神的喜爱,使中国人在行为方面的道德修养上独树一帜,远超其他的国家民族,因为我们相信上帝既然能赐给所罗门王以智慧,也能赐给我们所有的道德修养论上的智慧。我们的失败乃在于自古以来没有信心超越人为设置的障碍去选择、认识、辩明。所以,以色列民族有信心没有行为,而中国人却有行为而失去认识真神的信心。
二、华夏复归神学的提出
今天,我们称我们自己是中国人,“中国”这个词有两层含义。它原指古代汉族生活的黄河中游地区,到了19世纪中叶,指的是全部领土,是地理意义上的名称。另一层含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居民都可以称自己为中国人。⑦可中国以外的各个国家中生活的海外华侨,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甚至后代子孙都出生在当地国,称他们不能是中国人,但不管他们承不承认,身在海外的他们从渊源、血脉上讲都是永远不能更改的华夏儿女、华夏子孙。中国人以及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要承认自己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受益者,更是保护者。
何谓“华夏”?华夏是中国主要民族汉族的发源地---中原的称谓。在中原黄河流域发源的这个民族,这块地方被称为“华夏”。古代常以“夏”与“蛮”对称,“华”与“夷”对称,含义为“华夏”是最文明的。⑧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华夏已经不单指一个民族,而包含了:羌、夷、戎、狄、苗、蛮在内的各少数民族。所以,华夏是渊源、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朝代疆域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元朝时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向西方介绍元朝帝国时,用“CATHAY”来称谓中国,这个词代表了强盛、自豪、宽容时期的中国。⑨
中国人要有自己的神学,这个本色化神学的名称应该是“华夏复归神学”(CATHAY Restoration Theology)。它的中心论点:神在万民万族中更爱中国人,是耶和华上帝感动、启发了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古圣先贤们,使他们为中国人制订出了独一而又完美的道德修养论体系,也是神许可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藉着他们使中国人在行为上完全行出了所有的道德修养,而不单是停留在理论、口头上。所以,上帝更爱中国人---世界各地所有的华夏子孙,我们要肩负起来的使命就是弥补美中不足的华夏子孙最缺乏的“信”,当我们有了对基督的信又加上我们自古就遗传下来的美好德行,上帝一定会复归我们的位置,大大的重用华夏子孙,中国必将成为宣教的国度,蒙神大大的赐福与使用。
要成为合格、符合神心意的基督徒,就要先成为合格的中国人,准确的说,应该是华夏子孙。在历史上,我们华夏民族拥有最独特、近乎完美的道德修养体系,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有一些古代的道德修养不适合这个新时代的要求,我们要研究、知道并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决不能说,完全、决大多数或是全盘的否定。如果成为基督徒了,就要否定、不要了我们华夏民族最优良、最文明、最引以为自豪的道德修养,真的就成为了洋教、洋和尚、假洋鬼子,甚至是失去了一个中国人。
所以,华夏神学---中国人自己的神学、全世界华夏子孙的神学基础应该是:成为基督徒之前,先要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中国人,有好的基础、好的行为,再加上存正的信仰---选择了真正的神,二者合为一体,信与行并行,就会超过以色列人,弥补以色列人的不足,更加的符合神的心意,被神重用,使华夏民族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书籍:
①“Chinese Christians Speak Out” New World Press 1984
②“世界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2
③“基督教史”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3
④“辞海”商务印书馆 1988
⑤“中国历史”东北师大 1990
⑥“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南京大学 1993
⑦“辞海”商务印书馆 1988
⑧“辞海”商务印书馆 1988
⑨“金山词霸”2000
